龙巅观赏鱼

标题: 过滤系统之过滤系统基础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巅峰鱼乐    时间: 2013-11-8 21:26
标题: 过滤系统之过滤系统基础知识
在自然界里,水草原生的原生地“河川或湖泊”,时时都有新的水流入,水草利用水中含有的 CO2,及从太阳光的能量来行光合作用;根从土壤中吸收由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另外叶子从水中吸收营养素,如此可有效抑制河川及湖泊的营养化。还有自然界中有无数的原生动物和微生物存在,可将有机物、浮游物有效分解,而净化了水质,如前所述,自然界本身就有一个平衡的生态系,具备水质净化的系统。
与自然环境相比,水族箱里鱼的密度是相当大的,鱼的排泄物、食物残渣比较多,这些会腐烂释放氨,对鱼十分有害。废物越多,产生氨的就越多,水质变得越快。这就需要用过滤来滤掉废物,控制这些有害的氨。在此之中过滤装置于有限的水量,扮演一个维持平稳生态系重要角色。当然定期适量换水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途径。
如果鱼缸中的鱼及草的数量少时,其实使用何种过滤效果都差不多,但一般水草缸都希望有密植的水草,尤其是较矮的水草更需要有充足的光量,因此必须有充分置放灯具的空间,另外水草也需要充足CO2,故溶入水中的CO2要尽量避免逸散,根据以上的需求来定出过滤器所需的条件:
一、过滤的条件
1、有充分放置照明设备的空间;
2、CO2不易逸散;
3、维持长期的高过滤能力。
二、过滤系统作用
1、物理过滤
物理过滤就是用过滤器材滤掉水族箱中的固体颗粒即我们不需要的、有碍观瞻的、能够腐败的那些废物,从而减少氨的产生,使水清澈透明,适于鱼的生长。物理过滤的滤材是具有较密孔隙的丝棉、羊毛毡、砂石等,最常见的是丝棉,也就是水族店老板说的过滤棉、玻璃棉。
当然物理过滤本身并不能滤掉溶化在水中的氨。一般也不能滤掉水中的细菌和藻类。活性炭也是一种常用的过滤材料,具有吸附金属离子、脱色、除臭的功能,但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了作用,需定期置换。
2、化学过滤
用化学反应来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有的以离子状态存在,有的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使其变为无害物质或生成沉淀,或应用其极性将小颗粒凝结成大颗粒,然后再被物理性滤材去滤掉。常用的有净水剂、水质稳定剂等。
3、生物过滤
这可是近几年时兴的过滤方式。在自然界中,即便是一潭死水也往往有鱼儿健康地生长。可没见有人给它过滤呀。原来大自然里生活着一些可以将氨逐步地转换成比较无害的物质的细菌。首先,亚硝化细菌将氨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分解成毒害较小的硝酸盐,有些硝酸盐会分解为氮气从水中挥发出来。这些细菌是有益无害的因此我们称其为有益菌。这与酸奶中的有益菌对人体消化系统的作用是相同的。
有益菌是可以自己生长的,当然也可以购买商品有益菌添加。常见的商品有益菌有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最近科技界又开发出“EM”生物制品,是一种强大的有益菌群,可以用于水产、农业、保健等许多方面,在水族箱中使用效果很好。
三、过滤系统的滤材设置
按水流的方向,过滤系统的滤材的设置顺序为:
进水口→(水泵)→物理过滤→化学过滤→生物过滤→(水泵)→出水口
举例说明,外滤桶的滤材设置(按水流方向):
1、粗滤棉(两-三层)
主要作用是进行物理预过滤,如果包在外滤桶的进水口外,则更便于清洗更换;
2、生化棉
主要作用是培养分解有机物的消化细菌及硝化细菌,在前级物理过滤不良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吸附有机物的物理过滤作用,能提高水质澄清度,所以也需要定期清洗;
3、玻璃环
一般情况下,玻璃环体积要占全缸水体积的3~5%,主要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以保证水质无毒性;
4、粗滤棉(一层)
主要作用是物理过滤,打散、吸附细菌的代谢废物。
其它种类的过滤设备可参照上述外滤桶进行设置。
四、硝化细菌的添加
在一个稳定的过滤系统中,硝化细菌会自然地在玻璃环、生化球等滤材上大量繁殖,生生不息。因此,并不需要不断添加硝化细菌。
需要添加硝化细菌的情况仅为下列两种:
1、新建立的过滤系统
添加硝化细菌制剂,有助于加快生物过滤系统的建立;
2、使用过抗菌类药物或其它对硝化细菌有影响药物的水族箱
在鱼病治愈后,增加活性碳过滤级,一周每天换水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添加硝化细菌制剂,帮助硝化细菌的恢复。
五、如采用单一生物滤材,所需体积如下
玻璃环——至少占全缸水体积的1%,推荐3~5%;
陶瓷环——至少占全缸水体积的3%,推荐5~10%;
生物球——至少占全缸水体积的5%,推荐10%以上。一般适用于潮汐式及干式(滴流)过滤。如果完全浸泡在水中时,生物处理能力有可能会下降。
另外,关于生物球滴流过滤应用于水族箱,网络上的不同看法还是较多的,目前我了解到的一些观点包括:
1、滴流过滤槽要有一定高度;
2、容易在玻璃壁上形成水流汇集(类似水流短路情况);
3、普通生物球挂膜需要时间较长(有说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的)
生物过滤滤材的最终用量,要具体分析,一个常洗常换滤棉的物理过滤,能大大降低生物过滤滤材的用量。过多的生物过滤滤材配置,除了多花了些银子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影响
六、注意事项
过滤系统一定要24小时连续开着。原因包括:
1、硝化细菌为好氧细菌,在缺氧的状态下,会迅速死亡。
2、对于非滴流式过滤系统,据说关闭几个小时,就会造成硝化细菌大量死亡,甚至造成生物过滤系统的崩溃。(这一点我有所保留,我试过数次停电6小时左右,经NH3/Nh4、NO2、NO3检测,未发现可测影响。)
3、另外,反硝化细菌在无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释放出硫化氢,剧毒
七、常见的过滤器及优缺点
1、顶部过滤器
将过滤装置置于水族箱顶部,用一水泵抽到过滤器中,过滤器为一长形盒,内置丝棉、生化棉、过滤砂、活性炭等滤材,过滤后水从盒底流入水族箱中。这是最传统的过滤器。设置容易,价格低廉,清洗方便,但不利有益菌生长。
因设置于鱼缸上部,照明设备所能放置的空间减少(特别是萤光灯具),如果水草密植要考虑到光量不足的现象,在过滤器的构造上,水通过过滤槽时会与空气接触,如此CO2也会随之逸散到空气中。
优点
1.因为是装置在鱼缸上部,故在清洁保养上非常方便;
2.在构造上容易将CO2逸散,对于养鱼来说非常适合。
缺点
1.在构造上CO2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易逸散掉;
2.在照明设备的放置空间会受限,不适合水草的培育。
2、底部过滤器
把过滤板置于水族箱底部,上面覆盖上底砂。由于含氧水流穿过底砂,较利于有益菌的生长,噪声较小。物理过滤效果较差,生物净化效果较明显。安装较复杂。适用于中小型水族箱。
底床内会产生水流,使水中与底床几乎无温度差,另外又能补充底床氧气,对于水草而言,理论上是很适合,但是水的净化是利用底砂作为过滤器,水必须通过砂的间隙,而水草的根也是利用砂的间隙成长,如果水草长的非常茂密时根的丛生也是必然,因而砂粒间水的通路变少,过滤的效果会随之降低,故用于希望长期维持的水景是不适用的。
优点
1.底床内会产生水流,底床与水中的温度差变小;
  2.可供应底床微生物较多的氧气,有益微生物繁衍。
缺点
  1.底床面水草生长茂盛时,草根易将砂隙阻塞,故不易长期维持水质稳定;
  2.底肥易流失,在水草缸不适合使用。
3、内部过滤
因设置于鱼缸内部,因此过滤槽不会太大,过滤能力会受限,还有在观瞻上也有影响。
优点
  1.有充分放置照明设备的空间;
  2.CO2不易逸散;
  3.底床也没问题,又有水流,符合种植水草的条件。
缺点
  1.设置于鱼缸内部,水草栽种空间受限;
  2.会影响到整体的美观。
4、外置式过滤器
外置式过滤器分外部吊挂式过滤器和下部过滤器等多种形式。外挂式过滤器是将过滤装置吊挂于侧面或上方。以潜水泵将水抽进滤槽内,经由滤材滤净后再流入水族箱中。优点是清洗容易,使用方便,但较不易生长硝化细菌。下部过滤器一般用于高档商品水族箱,安装在水族箱下部的橱中,用管道与上部的水族箱连接,放多种较好的过滤材料,效果较好。
优点
  1.可于鱼缸上部充分设置照明设备;
  2.水草生长所需CO2不易逸散;
  3.过滤槽的能力较强。
缺点
  水温易受外面气温影响。
以上三个优点刚好符合上述水草需要条件,故水草缸以密闭式外部过滤为最适合。
5、滴流式过滤器
水族箱的水由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进入溢流管流到过滤水槽中,水槽中放置多种滤材,多种方式相结合,过滤效果好。多用于海水水族箱。
6、蛋白质分离器
利用液体表面张力的吸附力来去除水中杂质及有机蛋白质。多用于海水水族箱。
八、过滤系统的清洗
过滤槽经过一段时间,滤材会有一些较细的污物造成阻塞,而使得过滤槽内的通水性变差,水的流量减少,此时,因为无法供应充足的氧气,微生物的活动力降低,过滤的功用也打折扣。定期洗净过滤槽是必要的,发现过滤水流变弱时,便施行清理是较好的,但是在清洗时,要特别注意不可破坏生物系统(避免杀死繁殖良好的微生物)。
  在清洗过滤槽时,将滤材取出后,如使用自来水(其中含有氯等杀菌物)、冰水或热水洗净,会将滤材中有益微生物杀死,因此在清洗时必须使用原缸中之水,轻轻冲洗,去掉滤材间隙的污物,但必须避免洗掉微生物,而破坏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生物过滤系统。
  通常水草缸的成败,可说在于设缸后一个月,此根据在三强调的生物过滤系统,建立的时间约一个月,此段期间的维护及之后水质的管理,会决定水草生长好坏与否。
九、过滤的流量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种类的过滤器,但过滤效果的好坏,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是在于是否选择了适当的过滤器,有效利用眼睛所未能见的有益微生物,进行水质净化,并维持水草缸的健康生态。
  如何选择适当的过滤器呢?
1、先检视水缸内的养殖状况,来决定水流循环的次数。
  1.纯水草缸,未饲养鱼只——每小时水循环2次。
  2.水草缸中饲养小型鱼只——每小时水循环3次。
  3.水草密植,鱼只密集——每小时水循环4-5次。
  依实际养鱼的密度(鱼只大小之拉粪量)
2、配合水草缸的大小,来决定过滤器的流量
如水草缸中饲养灯科鱼,水缸大小为100公升,则每小时需有300公升的滤水量。
3、在计算流量时,请注意当过滤器启动过滤一段时间后,会有污物阻塞滤材,减低水的流量
因此除要定期清洗滤材外,在计算流量时,要乘以一点二倍,较为合适。因此以上述之100公升水草缸中,饲养灯科鱼,需要每小时300公升×1.2倍=每小时360公升的过滤的流量。


作者: 隔夜听风雨    时间: 2013-11-9 10:32
新手值得一看
作者: 东北神龍    时间: 2013-11-9 21:15

作者: 荣誉之父    时间: 2013-11-15 23:36
略过,新手应详




欢迎光临 龙巅观赏鱼 (http://guanshangyu.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