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1719
- 精华
- 10
- 帖子
- 3736
- 最后登录
- 2016-12-7
- 注册时间
- 2012-3-10
观赏鱼 探 花
鱼 妖
- 龙币
- 6155
兑换福利
|
鱼发病的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主要为温度和水的透明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透明度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鱼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原形瓜虫(我们说的白点),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立鳞病病原苗)等。
化学因素: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鱼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在鱼缸中主要为溶氧量、 pH值和氨态氮含量,在溶氧量充足(每升4毫克以上)、pH值适宜(7.5~8.5)、氨态氮含量较低(每升0.2毫克以下)时,鱼病的发生率较低,反之鱼病的发生率高。如在缺氧时鱼体极易感染烂鳃病,pH值低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氨态氮高时极易发生暴发性出血病。
生物因素:与鱼病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含量过多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这种水体鱼病的发生率较高。病原体生物含量较高时,鱼病的感染机会增加。
人为因素:在鱼缸里,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加速了鱼病的发生,如放养密度过大、大量投喂饲料、机械性,作等,都使鱼病的发生率大幅度提高,所以鱼缸的鱼病发生率高,由于一些饲主常会往缸里投一些活食,借此带入的外来病原体和一些内外寄生虫也很容易感染鱼缸里的鱼,因此,活食的检疫也很重要,缸里鱼的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作不当。在捞鱼,换缸过程中,常因之过急、动作鲁莽使鱼的体表受到损伤,而当时又未做好鱼体的消毒工作,容易引发水霉病、赤皮病或细菌性烂鳃病等疾病的发生
使用不洁用具。常见用具如捞网、潜水泵等,上述用具在被病原体污染过的水体中使用后,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又被立即用到其他鱼缸中,这是鱼病传播的又一途径。
鱼缸的因素; 主要指缸的大小和过滤系统的好坏。一般较小的缸,温度和水质变化都较大,鱼病的发生率较大缸为高。小缸由于过滤系统一般都偏小的原因,pH值一般较低,或较易酸跌, 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较高,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鱼病的发生率较高。大型的缸,由于过滤系统一般都偏大的原因,pH值一般较高或稳定,相对的压制了某些病原体的生繁,因此发病率也相对的小些。
|
-
总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